4月21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鄉村振興相關情況。發布會提到全省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8.36萬公里。
會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賈紹明介紹,過去五年,廣東全省交通部門推進全省共新改建農村公路6.3萬公里,實現百人以上自然村全面通硬化路,農村公路鋪裝率達100%,鄉鎮和建制村實現了100%通客車瀝青網sinoasphalt.com。
據統計,目前全省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8.36萬公里,農村公路密度101.6公里/百平方公里。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的交通網絡初步形成。
韶關市閱丹公路
省定貧困村村道
已全面實現路面硬化
賈紹明表示,聚焦脫貧攻堅,廣東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過去五年成效顯著。廣東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工作方案和具體措施,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交通運輸發展。
同時,廣東加快推進新農村示范村村道硬化建設。截至目前,2277個省定貧困村村道已全面實現路面硬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廣東高質量地完成了545座危橋改造,這些危橋大部分位于粵東、粵西、粵北的貧困地區,這些改造為當地人民群眾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年來,廣東持續加大投入,加快建立了以縣級公共財政為主、省市支持為輔的資金籌措機制,落實各級財政加大對“四好農村路”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并建立穩定的增長機制,加大對粵東西北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支持力度,“四好農村路”服務支撐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2020年,全省實現了農村公路砂土路全面“清零”的目標。去年,廣東交通運輸部門在創新采用建設總承包“交鑰匙”工程管理模式,將分散在粵東、粵西、粵北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公路危橋分區打包,通過公開招標擇優選取建設總承包單位統一實施改造工程,安全高效、保質保量地完成危橋改造工作任務。今年,省交通運輸廳在全國又率先印發了《廣東省農村公路養護預算編制辦法》,為各級交通、財政部門編制審核農村公路養護年度預算資金提供了政策依據。
惠州市溪聯村公莊鎮獺子橋
農村公路三分靠建設、七分靠養護。在農村公路管養方面,過去五年廣東加快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目前,農村公路“路長制”已全面鋪開,省、市分別成立農村公路“路長制”領導小組,縣域各級構建起“總路長+縣、鄉、村三級路長”組織體系,實現總路長牽頭協調、各路長具體實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群眾參與監督的良性互動。
具備條件的建制村
將100%通雙車道公路
據賈紹明介紹,廣東還加強示范創建、典型引領。全省先后涌現出一批農村公路促進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帶動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生動事例。目前,全省共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15個、示范市3個,省級示范縣36個、示范市3個,形成了一批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
如廣州市增城區緊盯產業發展,堅持做到產業規劃發展到哪里,農村公路就連接到哪里,把農村公路與產業發展、文化旅游、美麗鄉村串聯起來,讓“小小農村路”托起“鄉村振興大舞臺”;惠州市惠陽區積極發展“鎮村公交”,完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并建設一批特色農業生產基地,打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不斷增強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十四五”期間,廣東將著力城鄉交通運輸統籌協調發展,加快完善“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優化農村公路路網結構。重點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通建制村單車道改雙車道公路、危舊橋改造、安全防護工程、通景區園區產業路等經濟線路3.4萬公里,持續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和“美麗農村路”建設。
據介紹,到2025年年底,廣東全省農村公路三級路比例、雙車道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雙車道公路;建成“等級更適當、標準更合理、結構更優化、干支更匹配”的農村公路網絡。